天天快消息!SVB银行爆了,还有更大的雷么?

2023-03-10 14:46:20 来源:米尔网

SVB银行爆了,还有更大的雷么?


(资料图片)

智堡Wisburg

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,金融业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期限错配,因为金融就是期限错配。

今天早上起床以后,许多同僚发来有关SVB的情况。

坦白说,要高频地跟踪美元区的金融体系风险,仅靠几个人是很难做到的,在联储激进紧缩的前提下,笔者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风险跟踪的预备工作了,此前重点关注的子领域是商业地产(CRE)、CLO以及中小银行的准备金充裕度。这都是在疫情前的时候做影子银行体系研究时跟踪过的,同时还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盯美债的发行和H.8里的信贷情况,让我感到疲于奔命……

缺乏持续的跟踪就很难在短期内提供扎实的观点,因此,对于SVB的情况,我只能提供一个我对于此类风险事件的跟踪思路,主要分为事实、背景以及潜在传导。

从企业公开文件入手

首先我们得感谢媒体让事件得以传播,但要看清事件的原貌,首先我们先规避媒体信源和各色各样的观点,进入(SVB)的投资者关系页,找到当天相关的公告以及ppT信息。

这一页信息基本已经包含了事实的全貌。

-SVB计划出售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组合中(AFS)的美债/MBS,出售规模为210亿美元。

-这部分出售的资产久期为3.6年,收益率为1.79%。出售行为会引致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。

-通过不同形式的股权融资募集22.5亿美元的资金

-一通操作有利于自身的资本充足率,同时改变自身的资产负债策略以匹配当前的高息环境,最终目标是改善自身的NII

投资者的想法需要去验证

投资者对这一事件的负面解读非常简单粗暴:

-抛售资产=高吸低抛,之前低利率时期抄顶买的固收资产现在市价下跌后抛售。

-明明可以拿到到期为什么不忍忍?说明负债端撑不住,因为负债端的成本已经随着联储加息变高了

-期限错配的同时,资产亏,负债跑路+变贵,股权融资更说明了可能缺钱。

-一级市场本就已经风雨飘摇,客户又多是高科技、医疗相关的企业,需要烧钱

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,金融业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期限错配,因为金融就是期限错配。对于银行而言,棘手的事情实际上非常直观你资产端赚得少就罢了,还因为联储加息被迫给客户付高息,这商业模式本身就已经不合理了;此外,客户要求把自己的存款汇出去,你必须汇出去,这时候就需要考验你的流动性(准备金)储备,没有流动性储备,就必须在市场里找人借

投资者的解读有问题吗?没有问题。因为你看SVB的ppT,其实他们非常清楚投资者在担心什么

这一页在试图告诉你什么呢?

-我们持有的一部分证券到期,会有偿付款付给我们

-我们表外有流动性

-大不了我们还能卖掉我们的短债库存

-总共我们有1800亿美元的储备,应对一些风险情况都是小Case啦!

但投资者显然对秀肌肉不感兴趣……

投资者和自媒体大多热衷于营造“大的要来了”,进而对SVB事件产生了进一步的联想:

-是否SVB的客户会开始挤兑存款?就像此前Crypto领域的美元银行Silvergate那样?这里的挤兑存款说得不是客户去银行排队取现金,而是客户要求SVB汇款到一些更安全的大银行,比如Chase。一旦客户有提款汇款要求,银行的兑付义务将导致其需要汇款(准备金)给到客户指定的目标银行,进而构成其流动性压力

-是否SVB的信贷资产质量也存疑?存款的客户是一些科技企业的话,对这些科技企业的贷款会不会面临风险

我们还是可以在ppT内找到验证……

简言之,其资产组合的信贷比例不高,近六成都是公认的“安全资产”,只不过买亏了

信贷中对科技和医疗的直接信贷敞口占比也不足三成,主要是对一级市场pE/VC的贷款。

笔者认为,仅凭信贷结构的信息就断言SVB的信贷资产质量不行是夸大了。

But……负债端的压力显然是显著的,因为在一个流动性紧缩且高利率的环境下,企业融资会变得越来越困难,那么对应到他们的开户行就是存款获取变少,同时,科技企业又有极高的资本开支需求,他们的开户行就被迫需要代客汇款给其他银行。

标签:

最新内容